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发酵-膜分离耦合强化二氧化碳转化合成丁二酸新工艺

发表日期:2018-08-20 16:06文章编辑:国初科技浏览次数: 标签:    

      据膜科学与工程微信公众平台2018年8月20日讯 丁二酸(Succinic acid)是一种重要的“C4平台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领域,可作为合成1,4-丁二醇、四氢呋喃、N-甲基吡咯烷酮及可降解生物高分子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的原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合成1摩尔丁二酸将固定1摩尔的二氧化碳,因此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发酵生产丁二酸不仅可以降低原料成本,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目前,丁二酸生物合成过程主要采用碳酸镁作为中和剂,反应过程中有大量未利用的二氧化碳释放至大气中,同时丁二酸提取过程中积累大量硫酸钙(提取过程中硫酸中和碳酸镁,加钙脱除硫酸根),这将加剧丁二酸生物合成对环境的压力。针对此技术难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万印华研究员团队通过在密闭反应体系和温和压力(0.4bar)下实现二氧化碳自循环,并采用氢氧化钠作为中和剂,能有效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但合成的高浓度丁二酸盐会抑制细胞的生长并降低丁二酸的生产强度。针对此问题,该团队将超滤膜技术引入丁二酸生物合成过程以构建膜生物反应器,原位移除高浓度的丁二酸盐,使丁二酸生产强度及二氧化碳固定效率提高39.2%。同时,利用纳滤膜技术对超滤透过液进行浓缩,以回收其中的氮源并对丁二酸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纳滤膜对超滤透过液中总氮及色素脱除率分别达到80.6%和95.4%,这将有利于后续丁二酸的提取,并且纳滤截留液可作为营养成份返回至发酵体系,替代部分发酵原料。

 

发酵-膜分离耦合强化二氧化碳转化合成丁二酸新工艺


  该研究表明,将超滤-纳滤膜集成技术引入丁二酸的生物合成过程,将有助于提高丁二酸的生产强度和二氧化碳的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环保压力。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06240)和北京自然科学基金(5182025)的支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 266 (2018) 26-33。

相关新闻

新型分离技术为制备高纯度石墨烯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据搜狐新闻网9月11日讯,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

日期:2025-09-23 浏览次数:132

国初科技应用特种膜技术实现有机溶剂回收及溶剂脱水

据今日头条9月5日讯,现有3000多种有机溶剂被广泛地应用于油漆、医药、造纸、化工、石油石...

日期:2025-09-05 浏览次数:3422

国初科技应用膜法回收氢氟酸技术

据今日头条8月28日讯,氢氟酸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和毒性的无机酸,广泛应用于电子、冶金、...

日期:2025-09-05 浏览次数:3516

国初科技开发新型特种酸分离膜技术用于硫酸与磷酸分离

据今日头条8月21日讯,酸的分离纯化技术在酸提纯、废酸回收利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不仅...

日期:2025-08-21 浏览次数:3433

新型脱气膜技术解决溶液脱气泡难题

据搜狐新闻6月24日讯,在众多工业生产和实验环节中,水溶液、溶剂体系及油墨中的气泡问题...

日期:2025-06-25 浏览次数:5143

利用气体分离膜技术高效富集氧气

据搜狐新闻5月22日讯,在当前全球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大背景下,富氧膜技术作为一种绿色...

日期:2025-05-22 浏览次数: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