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國工業生產中,通常產生大量酸性或者堿性廢液,含有不同濃度的金屬離子及酸堿,直接排放不僅浪費資源,且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為保護環境不受污染,并能回收有用物質,在酸堿性廢液排放之前必須進行凈化處理。國內外對此類廢水的處理大部分采用中和法,此處理方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采用新型膜技術如滲透、反滲透、納濾、超濾以及滲析等處理工藝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作為一種新型的分離技術,膜技術既能對廢液進行有效的凈化,又能回收有用物質,同時具有節能、低耗、無污染、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等特點,因此在酸堿性廢液處理方面顯示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1. 酸性環境
	 
	    已測試的酸性溶液(部分):
	 
	20% H2SO4 硫酸
	 
	20% HCl 鹽酸
	 
	30% H3PO4 磷酸
	 
	4% HNO3 硝酸
	 
	    酸性環境的典型應用:
	 
	凈化酸,去除金屬陽離子
	 
	浸出作業后回收酸
	 
	礦物酸脫色
	 
	回收溶解的化學物質
	 
	酸性溶液中濃縮并回收離子
	 
	一些需要用到腐蝕性強酸清潔的常規應用
	 
	化工行業:在用到酸性介質的生產工藝中回收酸,濃縮最終產物
	 
	食品,飲料和乳制品行業:在生產過程和設備清洗中,凈化CIP過程使用后的酸并回用
	 
	從萃余液中回收金屬,如:銅,鋅,鈷、鉬、鎢、鈾、金等
	 
	濃縮工業廢水中的金屬減少運營和污水處理成本
	 
	從排放物流和工業廢水中回收高價值金屬
	 
	炭漿工藝中有效將銅和金礦預分離從而提高后續金的提取率
	 
	    2.堿性環境
	 
	    已測試的堿性溶液包括:
	 
	4% NaOH氫氧化鈉
	 
	10% NaOH氫氧化鈉
	 
	20% NaOH氫氧化鈉
	 
	20% KOH氫氧化鉀
	 
	    堿性環境典型應用
	 
	堿性流的回收(氫氧化鈉,氫氧化鉀)
	 
	堿性流中金屬的回收
	 
	用過的電解液的回收
	 
	在對工業廢水進行中和之前減少COD含量
	 
	用于容器和設備清潔的堿液的回收
	 
	一些需要用到腐蝕性強堿清潔的常規應用
	 
	紙漿和人造纖維:從半纖維素和其他有機污染物中提純燒堿,使氫氧化鈉重復使用率達95%
	 
	食品,飲料和乳制品:凈化廢堿液洗流(CIP)和離子交換后再生的溶液(在糖脫色生產中),使氫氧化鈉重復使用率達95%
	 
	化工:應用于很多堿性環境生產操作中的堿回收和最終產品濃縮
	 
	    